Kid-Friendly Home 讓孩子做自己

Know-HAO | August 11, 2022

「讓孩子好好玩,才能好好長大」是我秉持的教育理念,因為遊戲對小朋友的肢體、智能、社交和創造力的發展皆有助益,在遊戲中成長的孩子更健康,也學得更多。其中自由遊戲(Free Play)是一種沒有結構、規則、目標的玩法,大人以輔助者的角色提供空間、資源、材料,遊戲內容則交由孩子們主導,讓他們嘗試自己做決定,練習與他人溝通協調,並從中獲得自信。

自由遊戲不限室內外,空間形式不同,一個人的行為表現也會不一樣,以遊戲場為例,台灣長久以來充斥著成本低廉且玩法單調的罐頭遊具,孩子們往往玩得不盡興,多虧 2017 年成立的「臺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」(簡稱特公盟)的倡導, 推動了 200 座公共遊戲場改建。一段來自小朋友的真實回饋「這種可能會失敗的才好玩」,顯現他們其實比大人想像的更加勇敢,有時你我的焦慮和介入,反倒在無形中傳遞了危險和失敗的負面訊號。回到室內活動,身為室內設計師如何為孩子創造友善的遊戲環境,讓孩子在家也可以做自己?

放電天堂,健康長大

當你瀏覽 HAO Design 的作品時,不難發現我經常會規劃一片遊戲天地,有溜滑梯、鞦韆、單槓、攀爬網等裝置,那是為了滿足兒童的天性,他們透過五感來認識世界,0 至 3 歲是感覺動作遊戲階段,3 至 6 歲肢體協調遊戲,6 歲以上則是體能挑戰遊戲;各階段又可劃分為大肢體和小肢體動作,前者藉由不同程度的攀、爬、跑、跳、盪及躲藏等遊戲,訓練手腳併用,在自我挑戰的同時,練習專注與情緒控制能力。尤其在疫情期間,運動與社交頻率降低,這時給予孩子足夠的居家遊戲空間與時間很重要。

我也會從旁觀察他們與環境的互動,以鞦韆為例,不同高度的擺盪,會看見不一樣的視角,進而激發孩子的挑戰心和創新玩法,除了坐姿和站姿,還可以趴著或倒吊盪,有的孩子會一股腦兒投入,有些則個性保守,會先觀察同儕,再決定如何玩,空間會因為不同使用者而產生不一樣的化學變化。

自主生活圈,自信與獨立

除了大肢體放電,還有一處留白空間,天地壁以木地板、樺木夾板、特殊塗料等自然素材與紋理為基底,利用兒童桌椅、地毯、收納櫃等軟裝,取代固定式木作,小朋友可以隨著季節與生活,彈性調整家具配置,打造自主生活圈,例如:閱讀、繪畫、手作、扮家家酒等,如同自由遊戲的宗旨「不設限」,同時透過倒、舀、穿、 剪、塗等精細動作訓練小肢體發展。而開放式收納在使用上更直覺,像是書櫃、層架、洞洞板,除了方便小朋友隨手拿取書籍、玩具與創作媒材外,還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收藏品,妝點生活空間,雖然難免有亂糟糟的時刻,亂中卻有他們的秩序,認真玩之餘,也學會打理生活。在留白空間裡,軟裝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,對小朋友而言,有哪些好玩、好看又好用的家具家飾品?下篇專欄將與你們分享我的兒童房軟裝搭配。

「家」是孩子重要的生活空間,打造動靜皆宜的成長環境,能夠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。他們天生喜歡透過身體嘗試各種可能,光是一個遊戲裝置,就能發想出多種玩法;而創作更是一種語言表達,不限於紙上圖畫、音樂或舞蹈,小朋友會利用玩具建構出他們的世界觀,大人不妨以開放的心態聆聽他們的故事、從他們的角度看世界,你會發現無限可能。

孩子在家的放電計畫